网上有关“罗布泊是怎样消失的?”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罗布泊是怎样消失的?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到您。
罗布泊是我国新疆境内一个重要的内陆湖泊。1931年,曾有人实测它的面积为1900平方千米。11年后,增至3000平方千米,比今天的太湖还要大600平方千米,真可说是全国的大湖之一了。可是到了今天,当我们拿到罗布泊的卫星照片时,竟发现罗布泊早已干涸,湖岸边一圈套一圈的条带形阴影,在照片上勾画出一个耳朵似的洼地。
罗布泊,早就记入中国的史籍中,有“幼泽”、“浦昌海”等别名。在蒙古语中,罗布泊又叫“罗布淖尔”,意思是“众水汇入之湖”。罗布泊地区海拔768米,为塔里木盆地的最低点。南疆的主要河流塔里木河及其支流孔雀河和车尔臣河等都以罗布泊为自己的最后归宿。在历史上,发源于祁连山的疏勒河也是把自己的河水注入罗布泊的。
那么,为什么这样一个两三千平方千米的大湖,在五六十年的时间里会这样轻易地消失了呢?
最早的解释归于气候的变干。有人这样推测:亚洲中部在最近的地质时期内,一直处在不断变干的过程中。早期,这里气候远比今天要湿润得多,河流水大,流入湖泊中的水自然也就多。到了后来,由于气候变干,河流水量减少,湖水也在变少,渐渐地这个两三千平方千米的大湖就消失得无影无踪了。
看来这种意见确有几分道理。罗布泊地区是一个十分干旱的地区,终年少雨,多年平均降水量只有十几个厘米。夏季十分炎热,春冬又多风沙,因此蒸发十分旺盛,理论蒸发值可达2000到3000毫米。打个形象的比方,假如在罗布泊地区放上一个两三米深的大缸,里面盛满了水,一年之内会全部蒸发殆尽。
另外,从罗布泊的地形看,它是一个十分平浅的洼地,所以湖泊面积虽然很大,湖水并不深,偌大的湖泊中很少有超过两米以上的地方。打个比方,罗布泊盆地就像一只巨大的平底锅,只要气候稍稍变干,就会大大地增加湖水的蒸发量,罗布泊的消失也是意料之中的事。这种情况在干旱地区时有发生。
气候变干说并没有得到所有科学家的普遍认同。他们争论说,有史以来,即使中亚地区的气候有干旱化趋势,但是,气候变化的幅度并不像“变干说”的支持者们说得那么严重。也就是说,中亚近几千年内的气候变干趋势,尚不足以构成像罗布泊这样大的湖泊,在短短五六十年内完全消失的根本原因。
于是有的科学家提出另外一种解释。他们从沙漠地区的河流易决口、易改道的特点出发,认为罗布泊所以消亡,是因为原来流进罗布泊的塔里木河,由于泥沙过多,河床淤塞,当洪水来临时,突然发生决口,新的塔里木河改走了决口后的河道。既然河水流到别处,罗布泊丧失了水源补充,必然逃脱不了消亡的命运。
说到这里,不能不把20世纪初发生的一起关于罗布泊的大争论向你们介绍一下。还在19世纪末,一位俄国科学家来到罗布泊。可是当他把他看到的罗布泊公之于世时,立刻遭到另一位德国科学家的指责。他把俄国科学家确定的罗布泊的位置与中国出版的地图相比较,发现俄国人把罗布泊往北搬了100多千米。是俄国人搞错了,还是中国的地图画错了呢?
最后,还是一位瑞典科学家提出一个折中的答案。这位瑞典人解释说,既不是俄国人搞错了,也不是中国的地图画错了,而是罗布泊自己搬家了。所以造成罗布泊搬家的原因,就是上面我们介绍的塔里木河改道,引起原来罗布泊的消亡。与此同时,在罗布泊不远的地方,又形成一个新湖泊。从此,罗布泊又有了一个新名称:“游移湖”。
最近以来,随着科学工作者对新疆的考察日益增多,对新疆的认识也不断加深。根据新的考察发现,不少科学家认为罗布泊并不是一个游移湖,虽然历史上罗布泊的范围有大有小,但始终没有发生过游移。另外,他们对罗布泊的消失又提出了新的看法。
他们认为,造成罗布泊消失的主要原因是,流进罗布泊的几条河流水量减少了。由于新疆地区经济的发展,河流两岸土地不断得到开发。为了保证得到稳定的收成,不得不大量引河水灌溉农田。上游的用水多了起来,流进罗布泊的水量就大大减少。科学家们对流进罗布泊的主要河流塔里木河的水量进行过比较精确的计算。塔里木河在流出山区时,年产水量可达200亿立方米,经过沿途的引水,到了下游,水量已经减少到不足10亿立方米。如果只靠这点水量来维持罗布泊的存在,无疑是天方夜谭。
这种看法提出以后,支持的人比较多。由此,我们也对楼兰古国的失踪有了一个新的认识。在干旱的沙漠地区,水是人类生存的根本。楼兰地处罗布泊岸边,罗布泊给楼兰人提供了取之不竭的饮用水源和各种鱼虾等水产的供应基地。楼兰人一天也离不开罗布泊。提出这种解释的人们推测,可能在当时罗布泊曾经发生干涸。罗布泊一旦干涸,楼兰人还怎么生活下去呢?
罗泊湖在中国新疆塔里木盆地东部的最低处。
罗泊湖,一般指罗布泊。罗布泊(Lop Nor),中国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东南部湖泊,由于形状宛如人耳,被誉为“地球之耳”。罗布淖尔系蒙古语音译名,意为多水汇集之湖,位于塔里木盆地东部的最低处。塔里木河、孔雀河、车尔臣河、疏勒河等汇集于此,为中国第二大咸水湖,面积约2400~3000平方公里。
罗布泊地区气候异常干燥、炎热,年平均气温11.6℃,夏季最高气温大于40℃,冬季最低气温-20℃以下,年降水量20毫米,蒸发量大于3000毫米,年日照时数大于3200h,年积温大于4500℃。
罗布泊的地貌特征
1、罗布泊东湖北部湖岸阶地
罗布泊东湖北部分布着一系列岛屿,其面积大小不一,岛屿顶高分别为781~782米和784~785米,组成物质相似,地面为厚30厘米左右的盐壳层,下部为含石膏的湖相粉质粘土,因此这些岛屿多为早期的湖积台地经后期侵蚀形成。除岛屿外,湖岸带还分布着高度与岛屿相当的两级侵蚀阶地,阶地顶面也为盐壳或被风沙所覆。
2、白龙堆雅丹地貌
白龙堆雅丹地貌位于北凹地周边,雅丹顶面海拔800~810米,分布面积约1000平方千米,地面切割深10~220米,为呈NNE向延伸的垄状或丘状地貌,由灰白、灰**粉质粘土与灰白色钙芒硝夹石膏组成,因色呈灰白,故称白龙堆。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罗布泊
关于“罗布泊是怎样消失的?”这个话题的介绍,今天小编就给大家分享完了,如果对你有所帮助请保持对本站的关注!
本文来自作者[姿妮]投稿,不代表邵阳号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syzq0739.com/saoyan/212.html
评论列表(3条)
我是邵阳号的签约作者“姿妮”
本文概览:网上有关“罗布泊是怎样消失的?”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罗布泊是怎样消失的?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到您。罗布泊是我...
文章不错《罗布泊是怎样消失的?》内容很有帮助